咨询电话:021-57569119

大型原点反共振振动筛的初步设计

 摘 要: 针对传统大型振动筛筛箱侧帮易断裂,参振质量大,隔振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将反共振理论用于振动筛的设计理念,建立了反共振振动筛的力学模型,并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筛箱和下质体稳态时的响应振幅,通过绘制双质体系统的幅频特性曲线得到反共振振动筛的激振频率。利用 Solid-works 软件对反共振振动筛进行三维建模,完成了大型原点反共振振动筛的初步设计。结果表明: 可调激振器位置的斜面设计使激振力通过上质体质心,保证了筛箱的正常工作。由圆柱形螺旋弹簧组成的弹簧座连接上、下质体及地面,保证了系统所需弹性系数; 通过应用 PID 控制技术监控上下质体振幅,并改变激振频率来稳定上、下质体振幅,实现原点反共振振动筛振幅的稳定性控制。

  引 言
近年来,传统大型矿用振动筛,如圆振动筛直线振动筛等,在中国选煤厂得到广泛应用。振动筛是脱介、分级作业的主要载体,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工作状态等对物料脱介、分级效果有决定性作用。但这些大型振动机械的激振器均安装在筛箱上,易造成筛箱侧帮断裂,增加参振质量,降低隔振效果。刘杰等在1995 年首先提出一种新型振动机械,即反共振振动机。对于多自由度的振动系统,当激振力的频率达到某些值时,其中一个自由度的振动静止,这种现象叫做反共振现象。

  反共振振动机又分为原点型和跨点型。反共振振动机的振动电机安装在下质体上,激振器不参与振动,因此参振质量可减少 30% ~ 50%,激振力可随之减小,且工作机体结构简化,振动筛使用寿命延长,设计灵活性增大,整机噪声也有一定程度降低。在振动筛隔振系统中,一次隔振可减小对地基振动的 85% ~90%,近年来广泛使用的二次隔振效果可达到 90% ~95%,而反共振振动机传给基础的动负荷比普通一次隔振减小 57% 左右,甚至比一般的二次隔振还要小。目前反共振技术主要应用在反共振离心脱水机上为块煤脱水,大大降低了块煤水分,在中国选煤厂广泛应用。反共振理论目前已被很多专家学者熟识,已有研究将 PID( 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 控制系统与振动筛连接,通过检测并控制上、下质体的振幅使振动筛稳定工作,但对于实际可用的反共振振动筛模型的设计目前还未有提出。笔者使用 Solidworks 软件对反共振振动筛进行实体建模,在质心、筛箱强度等合理计算范围内,对原点反共振振动筛的工作机理进行分析,完成了大型原点反共振振动筛的初步设计。

 1 原点反共振振动筛的力学模型
原点反共振振动筛的力学模型如图 1 所示。

反共振振动筛的力学模型图

        图 1 反共振振动筛的力学模型
 

模型为双质体的单激振力受迫振动,上质体为振动筛的工作部分,即筛箱,质量为 m2。激振器安装在下质体上,下质体质量为 m1。激振力 Fsinωt 为简谐力,m1与 m2、m1与地面之间有弹簧和阻尼( 阻尼系数很小,可视为线性阻尼) 相连。

根据力学模型可得出该系统的运动方程为:大型原点反共振振动筛的初步设计式中,x1、x2分别为 m1和 m2的响应位移,m; c1、c2为黏性阻尼系数,N/( s·m) ; k1、k2为弹簧刚度,N/m。

由于 c1、c2均很小,为简化模型计算可将阻尼忽略,得出系统在无阻尼时的受迫振动微分方程为大型原点反共振振动筛的初步设计设 K11= k1+ k2,K12= K21= - k2,K22= k2,则该公式 可变为大型原点反共振振动筛的初步设计

                       上面的公式↑ 是一个二阶线性常系数非齐次微分方程,其解由齐次方程的通解加方程( 3) 的特解组成。由于有微小阻尼的存在,系统的自由振动在一段时间后衰减为零,非齐次方程的特解则为稳定阶段的等幅振动,系统在与激振力相同的频率下做受迫振动。设方程的特解为大型原点反共振振动筛的初步设计则有大型原点反共振振动筛的初步设计式中,A1、A2分别为质体 m1和 m2受迫振动下的振幅,m。

将式( 4) 、式( 5) 代入式( 3) 后简化可得大型原点反共振振动筛的初步设计解式得到系统在激振力 Fsinωt 作用下的响应为

大型原点反共振振动筛的初步设计

引入系统的第一、二阶固有频率 ωn1、ωn2,再令p =F / m1,ω222= K22/ m2,ω212= K12/ m2,则该公式可变为大型原点反共振振动筛的初步设计

2 原点反共振的工作原理及幅频特性曲线
由式( 8) 可知,在系统自由振动逐渐衰减至零,完全进入稳态受迫振动后,当激振频率 ω = ω22=√k2/ m2时,A1= 0,A2为一定值,此时各参数即为反共振振动筛的工况,即下质体保持不动或极微小的振动,而上质体即筛箱以 A2的振幅做稳态振动,从而达到筛分或脱介的目的。由式( 8) 可得到系统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 2 所示。

双质体受迫振动幅频特性曲线图

             图 2 双质体受迫振动幅频特性曲线

由图 2 可知,初始时刻,当激振频率 ω < ωn1时,A1和 A2均为正值,即上、下质体做同向运动,且振幅随 ω 的增大而增大; 当 ωn1< ω < ω22时,A1、A2均小于 0,但上、下质体仍为同向运动; 当 ω22< ω < ωn2时,A1> 0,A2< 0,此时上、下质体做异向运动; 当 ω> ωn2时,上、下质体仍做异向运动,但方向与前面相反。为达到所需工况,反共振振动筛激振器的激振频率应控制在 ω22附近( 此时 A1几乎为 0,而 A2<0) ,即应保证 ω = √k2/ m2。

3 原点反共振振动筛的 Solidworks 建模
原点反共振振动筛的三维设计如图 3 图4 所示。

反共振振动筛 Solidworks 建模的上下二等角轴测图

a)上下二等角轴测图

反共振振动筛 Solidworks 建模的后视图    

 b)后视图
  图 3 图4  反共振振动筛 Solidworks 建模的上下二等角轴测图和后视图


原点反共振振动筛的上层筛面为直线筛面,筛箱安装倾角为 10°,筛箱与下质体由 4 组螺旋隔振弹簧连接,下质体样式参照美国 Birtley 公司香蕉筛的二次隔振体设计。激振器使用齿轮强迫同步,偏心块反向旋转产生直线激振力,并固定于下质体斜面上且位置可调,沿斜面上下调试激振器位置使激振力通过筛面质心,如图 5 所示( 箭头为激振力方向) 。

反共振振动筛结构

图 5 反共振振动筛结构
 

安装激振器的斜面坡度为 50°,即筛面工作角度为 40°。激振器激振频率 ω = √k2/ m2,上质体有4 组弹簧座,每组弹簧座有 3 盘圆柱形螺旋弹簧。

来料后,块状物料随直线振动的筛面做抛射运动。研究证明,反共振振动筛单向振幅可稳定在 4. 5 mm左右。由于来料后筛箱质量较空车质量大,使筛箱质量产生小幅变化,影响激振频率 ω,最终引起上、下质体振幅变化。可将 PID 控制技术应用于反共振振动筛,监控上、下质体的振幅,将返回的变化信号处理后输出,改变电机激振频率,使反共振振动筛的上质体振幅稳定在设计值,同时下质体振幅基本为零,最终实现振幅的稳定性控制。该方法简单,鲁棒性强,控制效果较好。

4 结 语
通过反共振振动筛的力学模型及微分方程,求出系统稳态时对激振力的响应 A1和 A2。结合系统的幅频特性曲线,得出当系统的激振频率,即反共振频率 ω = √k2/ m2时,筛箱以振幅 A2( 4. 5 mm 左右)正常工作,而下质体的振幅 A1基本为零,使整机传给地基的动负荷较普通一次隔振大大减小。最后利用 Solidworks 软件建模使振动筛具体化,将激振器安装在高度可调的斜面上,并使用 PID 控制技术稳定上、下质体振幅,完成了反共振振动筛的初步设计,下一步将重点研究如何细化下质体结构,调整下质体质心位置。
 

相关文章
推荐设备
咨询电话:021-57569119